外国语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外国语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始建于1983年,2005年开始本科层次招生,2016年更名为外国语学院。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英语(师范)、商务英语、翻译,全日制在校生968人。

 

 

外国语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事务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设有英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公共外语教研室一室、公共外语教研室二室及实验教学中心六个教学机构,拥有3个科研机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所、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所、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所。

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9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教授1人,副教授16人,博士7人(含在读),双师双能型教师25人,聘任“银发人才工程”1人。近三年,学院教师完成省部级教科研项目10项,市厅级教科研项目30项,发表论文60篇,其中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篇,出版论著、译著、教材、教辅材料和工具书15部,获得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20项,其中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教师在河南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人,在校级教师课堂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教学技能竞赛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外国语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英语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系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商务英语专业为校级特色和一流专业;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点2项;拥有河南省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黄淮学院应用型精品课程;黄淮学院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等优质课程。

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学院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为宗旨,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本着“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坚持以突出实践与创新为重点,坚持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在全国各地建立16个实习实训基地,建有智慧语音实验室2个,同声传译室1个,商务英语实训室2个,翻译实训室2个、多功能语言测试实验室2个。学院另建有翻译服务中心和跨境电商工作室。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学院师生先后为2015年-2023年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驻马店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等提供翻译和志愿服务,受到高度认可和好评。开展“青春向党,助力新集乡村振兴”等三下乡活动,受到学习强国和广播电视台等多种媒体的报道。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等学科专业竞赛表现突出。获得国家级荣誉87人次,省级荣誉100多人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辩论赛荣获三等奖,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竞赛荣获二、三等奖,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荣获一等奖,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近年来先后有多名应届毕业生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和英国、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c0c37187b791971a.png

add4241f6e7df924.png

学院书记、院长介绍

 

 

冯成一,副教授,硕士,黄淮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党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多次获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曾获河南省模范团干部、河南省高校维稳安保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赵春红,副教授,硕士,黄淮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主编、参编写教材3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地厅级和校级教改、科研课10余项,参与5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曾获得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专业介绍

01英语(师范)(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深厚的人文底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练使用英语从事英语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与写作、英美文学、英汉互译、语言学概论、英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或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02商务英语(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英语语言学习与商务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国际商务竞争和合作意识,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主干课程:商务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沟通与写作、商务翻译、国际贸易、工商导论等。

就业方向:在外资、外贸、金融、外事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工作。

 

03翻译(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的英汉双语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和百科知识储备,能够胜任国际交流、语言服务、文化传播、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与写作、翻译概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联络口译、交替传译、翻译技术等。

就业方向:在商贸、科技、外事、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从事翻译实践工作。